全球减税战开打,中国怎样才能成为大赢家?

全球减税战开打,中国怎样才能成为大赢家?

前两天,美国宣布减税,结果,最先恐慌的是,地球另一边的一些中国人。

这些中国人有多慌呢,让我们看看:

 

全球减税战开打,中国怎样才能成为大赢家?

几乎就是美国一言不发用“减税”要对中国“一招毙命”——“房价要大跌”、“资本要外逃”、“制造业要回流美国”、“人民币汇率要大跌”。

这完全是把中国当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看,只会被动的挨宰。

说实话,猫哥真的难以理解这些人怎么想的——中国经济完了,房价是会大跌,但同时企业经营困难,大量失业,人们收入暴跌,到时候别说房了,估计吃饭都吃不起。

幸好,中国经济没那么脆弱。

那么,中国要怎么样才能避免受到美国减税的冲击,甚至能从中获益?

让猫哥带大家回顾美国经济史,从中找答案。

01

减税能不能不减少政府收入甚至增加财政收入?

我们可以把政府看作收保护费的,他强行从老百姓和企业的收入中按比例拿走一部分,也就是“税”,然后向老百姓提供安全、公共和必要的福利等服务。这是政府在“强买强卖”,有些国家可以“商量”征收的比例(税率),有些国家则不行。

那么,拿走的比例定多高好呢?定得太高,老百姓的钱都被政府拿走,显然就没人愿意干活了,甚至偷逃税款;定得太低,政府入不敷出,就只好削减预算或者借债度日。

这时候,有个叫拉弗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税收随着税率呈倒U字型,存在一个“最优税率”,在这个税率下,政府获得的税收总额是最多的。同时,如果降低税率,老百姓被拿走的少了,就有动力去工作去赚钱了,经济总量做大了,即使税率降下来了,税收总额还是扩大了。

全球减税战开打,中国怎样才能成为大赢家?

“拉弗曲线”理论得到了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支持。1980年的总统竞选中,里根将拉弗所提出的“拉弗曲线”理论作为“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重要理论之一,并以此提出一套以减少税收、减少政府开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纲领。

里根执政后,1981年推动实施了美国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减税措施,主要内容跟特朗普的差不多,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入手:

 

❶ 把最高的个人所得税,从70%降到50%,然后降到38.5%;把税收的档次从十五个等级减为四个等级;

❷ 资本利得税,税率从28%降到20%,企业所得税率从46%下调到33%。

里根总统认为,这将能刺激经济发展,道理就是,政府收得少了,老百姓和企业手里的钱就更多了,就会消费就会投资,经济就活跃起来了,经济总规模就能上去了。

可是,一开始,事情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在里根减税计划执行一年后,美国经济不但没有变好,反而变坏了,陷入了更加严重的衰退,经济增速创下了大萧条以来新低,企业破产数则创下新高。1982年夏天,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到了770点,股票市场滑落到历史最低点,房地产市场整体性跌入低谷,一年之中销售额削减了10%。多个州的失业率都达到10%以上,中产阶级多半待业家中,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个快餐店的工作就很幸运的了。

那么,为什么一开始减税不但没能提振经济,反而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房价大跌、企业破产呢?

因为,税收是政府支出的基础,减税后,在短期间内政府收入减少了,很多对应的支出也减少了,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也就减少。政府支出某种程度上是——政府从老百姓手里拿钱,然后“帮”老百姓花钱。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正在强力治理通货膨胀。在尼克松总统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了,也就是最后的金本位制度被废除,政府就拥有了几乎不受约束的货币发行权,想要搞钱,就不断发行货币就行。结果到1979年,保罗.沃尔克得到卡特总统的提名而当上美联储主席时,美国CPI已高达13%,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以粗略的说,这意味着钱的购买力每年降低13%,今天的100块钱的购买力,到明年也就大概相当于87块钱。但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不是财富本身,通货膨胀,货币就贬值,相当于政府用“不值钱的钱”洗劫了老百姓。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钱印多了),也是心理预期——如果老百姓认为钱未来更不值钱,那大家一拿到钱就会赶紧跑去买东西,企业拿到钱也会赶紧花出去。

 

这就造成:

❶ 大家都买买买,商品价格就直线上升,大家就更恐慌,更想早点买,但是企业拿到钱也赶不上原材料上涨速度,如果政府又限价,那么干脆就停工了,就会出现商品短缺

❷ 钱快速流通,流通速度大了,货币*货币流通速度,整个国家的货币需求量也就猛增,政府就要印更多的钱,货币供给量螺旋式上升;

❸ 工人要求加薪应对生活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无论怎么做,都是亏本的,干脆关门大吉,所以失业率就上升,陷入恶性循环。

这是个糟糕的局面。所以,保罗.沃尔克从1979年起就强力治理通胀,用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加息加息加息!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加息就是抬高资金的成本,当成本高到一定程度,大家就不举债了。同时,他决定美联储不再投票决定基准利率,转而直接制定美国货币供应量目标,然后经由市场过程,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决定利率的变化。这大大缓解了美联储因为提升利率而直接面对的政治责难。

通胀很痛苦,但治理通胀同样痛苦。因为一下子加息了,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就是借贷成本上涨了,资金压力就更大了,同时,因为加息,老百姓就也减少了购物欲望,“钱往后要值钱了”,就减少消费,进一步冲击了企业,库存会增加、商品周转会减慢、破产要上升、失业会严重。

你看吧,经济就是这样的。政府拿走的很多,但相应的支出也很大,它要是暂时拿走的少了,支出一下子减少,就会直接冲击经济;政府滥发货币,大家深受其害,钱越来越不值钱,东西更高,企业经营困难,但是,如果政府治理通胀了,又会面临经济下滑,企业破产。

治理通货膨胀是很难的。最难的是下定决心,顶住压力,不要靠政府加大支出和搞通货膨胀拉动名义GDP增长。

但很多政治家并没有这个魄力,所以选择了短期目标,得过且过,放任不管,生怕自己的仕途受到影响。

幸运的是,保罗.沃尔克顶住了压力,一直把联邦基金利率拉到了19.1%,商业银行优惠利率拉到了21.5%。超高的利率终于把通胀控制住:美国通胀率在1981年降为6.5%,1983年又降到4%以下。

当然,代价也不菲。加上里根总统的减税,两者一叠加:美国经济在衰退里挣扎,破产企业翻倍,失业率创1940年以来最高。

从逻辑和直觉上,减税、治理通胀是减轻居民、企业负担,应该能促进大家创造财富的动力才对啊,怎么里根减税一开始却是经济下滑呢?

就在质疑不断响起时,事情终于发生了变化——美国经济果然好转了。1983年美国经济大反弹,整年间的GDP的增长率已经上升到3.5%,到1984年,扣除通胀因素之后的增长率更是达到6.8%,创下了50年来年度增长率的最高水平,通胀率则下降了65%以上。此后,美国经济持续保持了3.5%的增速,一直到199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

当时美国还放松了经济管制,放松了对航空、铁路、汽车运输、电信、有线电视、经纪业、天然气等许多行业的干预和管制,通过引入竞争使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价格明显降低,增进了社会福利,有效增强了经济活力。1982年到1999年,成为美国经济的超级扩张期,被称为“20世纪最持久的繁荣阶段”。

本段小结:

回顾了下里根的减税和治理通胀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呢?

❶ 通胀拉动名义GDP是饮鸩止渴;

❷ 减税拉动经济不是立竿见影,不要幸灾乐祸,要顶住压力;

❸ 治理通货膨胀会带来阵痛,但为长远考虑,一定不能再洗劫老百姓财富了;

❹ 放松管制,让企业自主经营,不要过多干预。

所以,这次特朗普减税和美联储加息,也难说会一帆风顺,立竿见影。但是从长远看,美国经济将受益,就看他能否在本届任期内,熬过短暂的阵痛

02

美国减税一定会让制造业回流吗?

里根政府的减税,还有一个目标是提振美国的产业,当时,美国面临着日本的竞争。80年代的日本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电子产业高速发展,随身听、电视机等产业横扫世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出口规模迅速增大。在世界工业品的输出总额中,日本从1960年的6%上升至1980年的14%;1985年,日本占17.9%,联邦德国占17.1%,美国占15.3%,同年,日本贸易顺差达492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对美国的顺差。

如果说,从奥巴马时代起,美国希望部分制造业从中国等国“回流”到美国,那么,当时,美国是希望一些产业能从日本“回到”美国。

结果呢?

 

当时的美联储加息,对其他国家形成了利差,刺激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美国经济复苏,带动了美国股市和房市的上涨,进一步刺激了全世界的资金都冲向美国。其中,就有日本资本。

强劲的顺差,让日本人有钱买买买,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包括美国当时的地标洛克菲勒大厦。也就是著名的“日本买下美国”的时代。

但是,在制造业方面,却是没能达成美国人想要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

 

1.因为美元强劲升值,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更贵”了

从1980年6月到1981年8月,美元对其它货币的汇价上涨了近35%,这一升值的态势,一直持续到1985年。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最高到120多点,上升了100%。

美元升值,出口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美国商品“贵”了,外国人买不起了。跨国公司为了经营,干脆把制造环节转移到亚洲,就地生产和销售,此举进一步减少了在美国本土的生产环节;

2.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知道,理想中的情况是——经济发展了,经济总量的盘子做大了,即使税率下降了,但税收的总额应该变化不大,甚至税基扩大了,总额还有可能增长。

但,在现实中,由于企业避税、将注册公司转移到避税天堂等原因,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减税带来财政收入增长的目标。也就是,所有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没有人愿意政府收税,如果可以,它一定会去税率更低的地方。

以此同时,美国的财政支出在一段时期后,又开始不断扩张,其中扩张最大的是国防开支。政府在削减福利开支的同时,为了与苏联竞争,加大了军事投入,1988年国防开支达2909.2亿美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国防军工业等主要靠政府购买的产业是大发展了,但财政赤字就大了。

里根的第一个任期内,财政赤字共计5999亿美元,比卡特执政时期翻了一番,第二个任期内,财政赤字再创纪录,共计7674亿美元。

从财政来说,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已经“破产”了。

3. 也就是从里根时代起,美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出口下滑贸易赤字,财政赤字,政府没钱了,又不能再开动印钞机造成本国的通货膨胀。怎么办呢?

政府总不能破产吧,那就只好发行国债了。

国债是什么?国家的债券,也就是国家的债务。欠债还钱,但国债有意思的事地方是——现代人借钱,后代来还,不断滚动下去,是个超级“庞氏骗局”。

里根时代,是美国债务极具上升的时候,急速增加了中长期国债的发行, 当时美国国债利率高,又不会违约,也就是“无风险”,全世界的投资者都趋之若鹜,其中就包括日本,当时日本的人寿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争相购买这种美国国债,美国的财政窟窿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方式被日本资金一举填平。

这就定下了延续到今天的经济格局——美国发债,日本、中国买。

在前6年的任期中,里根积累的债务就达到了惊人的10326亿美元,超过了1981年以前历届总统的总和——9143亿美元。这一数字到现在更是滚动到高达22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每年为其债务支付近2.5%的利息。22万亿的总规模,就意味着一年要付5000亿美元的“利息钱”。

并且,这就让加息变得昂贵,即便1个百分点的加息,也意味着美国政府每年要多掏2000亿美元。

4. 制造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展开来说就复杂了

现在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中,中国最大。那么,中国真的是靠“廉价劳动力”在支撑制造业的吗?

猫哥就引述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的一番话,他在财富论坛上表示:“大家对中国有一定误解和混淆,目前最流行一个概念就是,大家来中国,是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但其实在多年前,中国已不算是最低人工成本的国家了。库克认为,对苹果来说,中国最大吸引力是人才的质量。”

也就是庞大、年轻的工程师,以及熟练的产业工人,还有完善的产业链、供应商。

尤其是工程师、熟练工人,这是美国一时半会难以提供的。在制造环节,很多都是非标准化工序,难以一下子被机器人所替代,需要大量熟练、稳定的工人和品控工程师,这也是美国的电子产品大量再中国制造的原因。

相对于减税,美国的能源价格反而可能是最大的优势。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赖逐年加大,而美国却爆发了页岩气革命,使之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页岩气革命使以页岩气为主的美国能源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上传统石油天然气价格,美国能够以此大大降低能源成本。

但能源、减税成本的降低,很可能会被上涨的美元汇率所抵消到,制造业不但是服务美国人,还要考虑出口,从这点来说,从奥巴马时代起一直喊的“制造业回流”进展缓慢是有原因的。

远不是一次减税就能完成。

03

世界会更好吗?

谈了这么多,猫哥也累了,事实上,这远没有谈得足够仔细,以后我们再慢慢谈。

这里就说下结论吧:

❶ 美国减税和加息,改善了美国大公司的财政状况,财政盈利会上涨,美股多月上涨,基金都买入同样的标的股票,本来都担心会因为投资趋同引发泡沫最后崩盘踩踏,现在暂时有了支撑;

❷ 减税、加息,全世界的资金都会涌向美国,美国的资产会受到追捧;

❸ 但相应的,政府税收减少,军费开支不降反增,财政赤字增加,美国政府职能扩大国债发行,债务负担更为沉重,相当于给后代“加税”了,利息支出也会增加;

❹ 美元会升值后,出口商受损了,进口商高兴了,所以进口贸易大幅度增加,贸易赤字进一步扩大;

❺ 美元汇率提升后,进口便宜了,大家都买进口的,美国制造商的东西更卖不出去了,所谓的“低端”制造业移到日本、东南亚,后来移到中国生产;

❻ 美国已经不能再像1985年那样强迫日元对美元升值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但是会对中国施加压力,对中国发起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会加大;

❼ 美国制造业的外移,是从里根政府搞减税造成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推高美元的结果。现在特朗普的种种政策会复制结果;

❽ 美国政策的虹吸效应,最直接影响的是拉丁美洲这样赢弱的国家,资本会出逃,很可能引发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比如委内瑞拉等国。

至于中国,眼下的确是资产价格处于高位,幸好有外汇管制等措施。

我们可以学习的是,减税倒是必要的,政府没必要要拿走那么多钱帮老百姓花,但我们更应该明白,税是政府开支的基础,减税不是目的,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开支才是根本,否则,它减税但不减少开支,就会发国债给后代增税,债务负担重了,后代就辛苦赚钱还债了。

正如华泰证券研究所认为的那样特朗普税改“对我国是寒冬的说法明显扩大其词,从综合税负来看,考虑到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各种减免优惠,以及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美国减至20%的税率并没有明显优势。此前传出美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说法,后我国进行了澄清,虽然美国仍然可能与我国产生贸易摩擦,但是考虑到两国之间比较优势差异明显,既互相竞争又有所依存,预计我国有能力充分调动资源化解矛盾。”

所以,特朗普减税,中国当然也要善待企业和居民,毕竟我国的没有多少外债压力,政府可削减的不必要支出也很多,如果配合减轻企业和局面负担,反而可能是最大赢家。